查看原文
其他

处暑,TM记忆,28小结。

小樟 小樟的成长日记
2024-09-05

今年处暑20.08.22

1、为什么来?

寻找自由的充实的幸福的记忆。

2、哪些收获?

团队成果(赵老师朋友圈):

调查海拔范围304-1203米新建12个样方,复查12个样方调查173棵银杏大树采集植物样品551份、微生物样品173份其实天目山原生生境中的银杏大树只有200多棵,而且自2008年我们开始监测以来,未见幼树和幼苗。安装生长环360套、生长记录仪35支、环境记录仪9支航拍3个分布区域新走山路3条在最高分布点新建样方2个发现疑似半同胞或全同胞家系3处新编号银杏大树75棵新遇见有字石碑3块山蚂蟥叮咬3人次蜱虫叮咬2人次黄刺蛾蛰伤n人次划伤、碰伤n人次下火线0人次

个人收获

新的痕迹:3次爬树3-7米取样、2次爬树3-7米搜索银杏、1次被蚂蟥咬、1次被蜱虫钻进肉里30+小时、1次身上被0.7*0.7cm2大的蜱虫造访、1次磕伤(去年腿部同位磕伤,去年的伤疤留到今年,今年的伤疤预计留到明年)。

新的记忆:参与复查7+个旧样方、建立8个新样方,安装生长环100+套,环境记录仪6支,生长记录仪29支,复查银杏大树N棵等;今早5:28-7:17独自去百步台和大地之野安装生长记录仪10个;

第一次担任野外考察小组组长,新结识7位队员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:1次登七湾,1次登仙人顶,1次登太子庵山崖,2次往返第三殿,3次上下老殿,4次进出横坞里,1次徒步+小跑踏遍天目山;10晚楼顶观星入眠;12天20000字的考察日记;制作小视频28个;见新老植物N个。

温故知新:赵老师教导,多思考、依靠团队,警惕肤浅的认知。

3、哪些考验、哪些打算?

考验:加强安全防护,注重系统思考;被队友戏称一人顶三人,希望既能独当一面、又能协同作战。

打算安全科普方案。先招募团队(挑人分工,研究所各1人),后明确目标(科普+动手演练,营造安全氛围)和任务(推文+项目),资源争取、配置和保障(实验室、学院、学校平台,资金保障)。

去年处暑19.08.23

大家好,我是小樟!

处暑日一阵星雨,暑气渐去,秋意正浓。七日前天目山银杏考察,小樟最大的收获:生存(链接见原文)。小樟接受了生态学的价值观,钦佩银杏的进化史,感受到生存的残酷和生命的坚韧。赵老师在朋友圈也详实地分享了这段难忘而宝贵的考察时光。其中,“对认知的肤浅保持刻意的警惕。”在小樟脑海中记忆深刻。所以今日想与大家分享:

深层学习,学习生存!

为什么深层学习?学习生存的需要。

在大自然,生物为了适应环境,通过长期的残酷的生存斗争掌握了精妙的生存本领。在人类社会,认知深度比认知速度和认知数量赢得了更多的生存优势。赵老师经常问:“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?”小樟认为:需要深层学习,它对于个体的生存,乃至人类的永续生存都至关重要。

深层学习是什么?底层思维的运用。

考察结束之际,赵老师特地鼓励小樟晨跑、晨修,并推荐了成甲的《好好学习: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》一书。他说:“晨修,把最宝贵的时间花在最值得的事情上!”阅读这本书也彻底颠覆了小樟的学习观:把80%的时间花在20%的知识上——临界知识(最基本的规律),而临界知识需要通过底层思维来获取。

怎么来深层学习?实践、学习加分享。

小樟相信实践是深层学习的重点:除了晨修外,小樟也尝试着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底层思维,并随时随处记录灵感笔记。此外,继续学习《好好学习: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》,同时一边学习一边分享。

结束语

2019年5月11日。小樟听了王西敏老师的《如何设计自然解说》课,对他的“一句话主旨”中提到的一个案例记忆犹新:鸟儿为生存而展翅翱翔!这里同样:小樟为生存而深层学习!

修改于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小樟的成长日记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